老照片修复—41图片修复中心

搜索
41图片老照片修复技术服务中心—文山修复中心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2023-4-12 12:09| 发布者: 一凡

摘要: 这是一组来自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图书馆网站公开资料中的部分老照片。1968年,为了响应号召,城市青年被转移到偏远的村庄和边疆地区工作,至1978年,估计有1700万知识青年接受了下乡再教育。返城时,由 ...
这是一组来自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图书馆网站公开资料中的部分老照片。

1968年,为了响应号召,城市青年被转移到偏远的村庄和边疆地区工作,至1978年,估计有1700万知识青年接受了下乡再教育。

返城时,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有80万左右知识青年被留在了农村。

从2016年开始,达特茅斯图书馆一直在收集这一时期的原始资料,包括日记、信件、照片、回忆录和手工艺品等,并将这些资料数字化,在网站向所有人开放,以促进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研究。

在这些资料中,记录了一小部分知识青年下乡的经历,其中日记和信件真实地描述了事情的发生和思考过程,不断变化的观点以及期间的生活条件和精神状态,以参与者的经历,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文化记忆,为这代青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见证。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0-上海再见来自上海的石建英手捧《毛主席语录》在开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火车上0.jpg

上海的石建英手捧语录在开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团的火车上。

照片背面,注有爸爸的笔迹: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0-上海再见来自上海的石建英手捧《毛主席语录》在开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火车上背面.jpg

赴黑龙江密山!1970.5.17日上午9时45分,上海火车站。

上海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子女轮到,很多家庭甚至不止一个。

当年上海1100万人,有近十分之一的上海学生,十七八岁,甚至更小,就这么离开父母。

开往黑龙江的是直达专列,火车站大喇叭里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激情鼓舞。

少年不识愁滋味,学生们精气十足,内心充满了誓把北大荒变北大仓的激情。

列车徐徐开动时,挥手向亲人告别。

小小年龄,即将告别父母兄弟姊妹走向他乡,什么时候才能返回自己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爹娘,有些人流泪了。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1-1972年,身着传统蒙古族长袍的陈增银在北京一家照相馆摆姿势。这是她去内蒙古三年.jpg

1972年,陈增银在北京紫竹院照相馆穿传统蒙古族长袍拍照留影,这是她去内蒙古三年后第一次回家探亲。

当时的基本规定是独子或病残家庭申请后可免下。对符合条件又不下的会受到街道重点关注,积极的太婆大妈们三天两头往家里跑,苦口婆心给你做工作,你不想下也不行。

有能力的家庭,子女还没走出校门就联系好工作单位了。

列车向着祖国的边疆驶去,有的知青是第一次坐火车,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谈论着即将迎来的新生活。有些地方下了火车换卡车,沿途不知到过哪里,什么时候到终点,离家乡越来越远,以后想回家探亲就越不方便了。

回家探亲是有规定的,路费也不是个小数目,有些需要家里资助,条件不好的几年也回不了一次。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2-春日,来自北京的沉静华在蒙古包前抱着一只小羊1970-1979.jpg

1970-1979年春,来自北京的沉静华在蒙古包前抱着一只小羊。

最苦的是分到农村生产队的知青,和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偏僻闭塞,交通不便,贫穷落后,让大都市来的知青倍感沮丧。

和村民一起劳动挣工分养活自己,让从没干过农活的年轻人饱尝了生产劳动的艰辛,也知道了乡亲们的不易,更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粗茶淡饭,鄙陋布衣,劳作一天后,通常累得直不起腰来,此时的粗茶淡饭也变成了美味佳肴。

好在乡亲大都淳朴善良,多有照顾,氛围相比较也自由一些。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3-来自北京的陈增义和另一位来自北京的青年曹鲁华在拖拉机上1972年.jpg

1972年,来自北京的陈增义和曹鲁华在拖拉机上

知青经历的环境千差万别,分到哪里境遇也是不同的。

军垦农场,除了有不错的福利,每个月生活费也高,在当时很有诱惑力,但管理严格,活动也多。

外地的国营农场,生活费比军垦农场稍低。

市郊的农场,尽管劳动也很苦,月工资更低,但是离家近,回家方便。

农村插队,第一年补贴,以后就靠劳动挣工分来养活自己。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4-吴茂丽、史建英、黄云芬在打字室学习毛泽东著作,1972.jpg

1972年,吴茂丽、史建英、黄云芬在打字室学习著作。

当时读书无用论打消了很多青年人的学习热情,但著作学习是不能少的。

手里的红宝书和现在的手机一样,是精神食粮,时刻不离身,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

或一个人,或两三个,或集体组织统一学习,思想必须统一。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5-谢念林来自北京的谢念林和殷小丽在四师四十三团十三连的宿舍前1970-06-24.jpg

1970年6月24日,来自北京的谢念林和殷小丽在四师四十三团十三连的宿舍前

尽管有少数农村地区条件不错,但绝大多数插队所在地生活境遇很差,一年收入的钱不够回家路费,甚至不够口粮钱。

在不少地区,到远处去挑水,跑几十里山路去砍柴,这样的环境,不到农村是无法想象的。

尽管人身是自由的,但是经济上是羞涩的,吃不饱的情况也很普遍。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6-骑在马背上的北京女知青们,陈增银和她的朋友们骑着她们每天放牧所依赖的马1970-1979.jpg

1970-1979年,北京女知青陈增银和她的朋友们骑在放牧的马背上

大小伙子不仅不能赡养父母,连自食其力都无法实现,甚至还需要靠父母接济。

爬火车回家探亲成为当时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有些家庭条件不好,弱小的女知青嫁给了当地村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经济不能独立。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7-陈增银在水车上拉小提琴,.jpg

1975年,陈增银在水车上拉小提琴,妹妹拉手风琴

军垦农场条件好,业余生活也比较丰富,组织宣传队各处演出,还有不同级别的文艺汇演、比赛等等,搞的如火如荼。

插队知青由于居住分散,经济落后,文艺活动很难组织,文化生活基本就是看书,在农村随意阅读没有限制。

偶尔有一场电影,要跑十几里甚至更远,如同过节一样的兴奋。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8-陈增银和其他三名穿着蒙古.jpg

1970-1979年,陈增银和其他三名穿着蒙古族传统长袍的青年合影

插队让知青接触到了社会最底层,亲历了农民的艰苦日子。

在多样性的农村环境中,接受到贫下中农劳动技能教育和生活能力教育,逐渐点燃了思考的火苗。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09-闫忠涵红卫兵北京红都照相.jpg

1970年,红卫闫忠涵在北京红都照相馆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仅是一瞬间,50年光阴如白驹过隙,当年初出校门的知识青年们,都已年近古稀。

对于在此期间付出宝贵青春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10-荣誉军人证书=五好战士奖状.jpg

奖状

从1964年到1966年间,知识青年得到全面锻炼,取得思想和技术的提升。

涌现出大批红旗手、标兵和先进模范人物。

1968年,1700万知识青年,老照片中的缩影 11-给妈妈的一封信=写给妈妈的一封信.jpg

图片标注: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与家人连接的唯一纽带是信件,信件的开头写一段语录,随后才是想写的,多为激情澎湃、积极向上的内容,个人小事不值一提。

在这一代人中,出现了有名的知青作家,但几乎没有优秀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和医学家,蹉跎岁月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从城市到农村,又从农村回到城市,这一轮回,给农村和农场带来了知识和文明,也把青春奉献给了黑土地,在开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照片修复上色

照片中的彩色信息,由41图片老照片修复工作室使用数码技术手工上色。

由于照片年代久远,数字照片的质量也不算太好,为了能更直观的理解画面信息,对明暗关系做了处理,参考当时的特征,添加了颜色,使照片内容更容易被理解,处理过程保持谨慎的态度,并没有深度修复处理,保留原始样子,包括边框,以便准确传达拍摄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和信息。

更多:


(责任编辑:一凡

41图片老照片修复技术服务中心 ( 滇ICP备17000266号 )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459号

Damaged photo repair 老照片修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