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修复—41图片修复中心

搜索
41图片老照片修复技术服务中心—文山修复中心

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们

2023-6-15 12:19| 发布者: 一凡

摘要: 家风正,则子女兴。作风正,则民心顺。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而家庭的前途命运又与父母秉承的子女教育观息息相关。毛泽东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但他也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 ...
家风正,则子女兴。作风正,则民心顺。

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而家庭的前途命运又与父母秉承的子女教育观息息相关。

毛泽东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

但他也是人不是神,也有七情六欲,儿女情长。

作为父亲,他具有丰富、真挚的情感,但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

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们 01-1951年夏和女儿李敏一起看.jpg

1951年夏和女儿李敏一起看影集

毛泽东一生有六个儿子,四个女儿,但在残酷的战争和苦难的环境下,一些子女或不幸夭折,或失去音信,或壮烈牺牲。

长子:毛岸英

母亲杨开慧,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清水塘。从小随父母四处奔波,吃百家饭,行了万里路!
1930年10月,杨开慧和毛岸英被敌人关进协操坪监狱,杨开慧就义后,毛岸英被释放,后由组织将他们兄弟三人送到上海。
1931年4月,地下机关遭破坏,三兄弟流浪街头。
1936年,上海组织只找到岸英和岸青,并将他们送到苏联学习,期间参加了苏军的大反攻。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遵照父亲的嘱咐,去乡村劳动。
建国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参加志愿军赴朝,1950年11月25日不幸牺牲。

次子:毛岸青

母亲杨开慧,生于1923年,和哥哥岸英一起到苏联学习。
白色恐怖期间遭到印度巡警殴打,得不到及时医治,落下了头痛的毛病,直到去世时都没能得到根治。
新中国成立后,在编译所从事翻译工作。
2007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

三子:毛岸龙

母亲杨开慧,1927年4月4日生于武昌,杨开慧英勇就义后,毛岸龙和两个哥哥在组织的安排下,跟着外婆,舅妈到了上海,来到叔父毛泽民、叔母钱希钧的身边,住进上海地下组织领导的大同幼稚园。
1931年遭严重破坏,三兄弟流落上海街头,毛岸龙不幸失踪,后再也没见到过他。

四女:毛金花

母亲贺子珍,1929年3月在第二次打下龙岩时出生,毛泽东喜得千金很是喜欢,但当时情况危险,孩子刚出生就托人为孩子找到一个可以寄托的人家,并对贺子珍说:把孩子寄养出去,今天我们只能这样做,等胜利了再把她找到身边。遗憾的是直到去世都未能与孩子相见。

五子:毛岸红

母亲贺子珍,小名毛毛,1932年11月在福建长汀出生。长征开始后,孩子交给留下来坚持游击的毛泽覃和贺怡。很快瑞金和苏区落入敌人之手,毛泽覃怕走漏消息,毛毛会遭毒手,就把他秘密转移到瑞金一个警卫员的家里,后毛泽覃不幸牺牲,毛毛从此下落不明。

六子

母亲贺子珍,1933年红军正在进行反围剿的艰苦斗争,怀孕的贺子珍随红军从瑞金出发转移,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难,身体又虚弱,结果早产,这个先天不足的男孩连名字也没留下,便夭折了。

七女

母亲贺子珍,1935年2月下旬,红军长征来到贵州白苗族的一个村庄,贺子珍生下一个女孩,前面的路程遥远而艰苦,对这个婴儿的处置方法只有一个,就是送给当地的老乡。后来,贺子珍曾设法查访,但没有下落,她后悔当时没有留下个什么东西,以便日后寻访。
毛泽东得知贺子珍把孩子送掉,说:我们只能这样,干革命是为了造福下一代,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下一代。

八女:李敏

母亲贺子珍,1936年生于陕西志丹,起名毛姣姣。4岁时被送到苏联和贺子珍一起生活。
1947年姣姣从苏联回到毛泽东身边上学,毛泽东给她取名李敏。
1964年后住在北京兵马司胡同一所民居,过着真正意义的平民生活。

九子

母亲贺子珍,到达莫斯科不久,贺子珍又生下一个男孩,在10个月的时候得了感冒,没有护理好转成肺炎,还没来得及抢救就夭折了。

十女:李讷

母亲江青,生于1940年8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由于是最小的女儿,条件也没有初期艰苦,童年得到的关爱也最多。

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们 02-1943年冬毛主席与女儿李讷.jpg

1943年冬毛主席与女儿李讷在延安枣园

儿女的不同境遇,让我们看到了一代伟人舍小家为大家,风范光昭日月,感天动地。

既要治国平天下,也要修身齐家,培育和践行正确的子女教育观。在这方面,一代伟人树立了崇高榜样。

从旧中国走出并经历了艰苦环境磨炼,始终将艰苦朴素的作风融入对子女的教育中,不仅自己坚决抵制特权思想,不搞特殊化,同时也严格要求子女和普通群众一样过俭朴的生活。

他既是一个严父,也是一个慈父。虽然国事繁忙,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状况,都少不了过问。

对孩子的教育注重言传身教,他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遵循政策及规矩。

生活中不空谈,以小事为例,教子女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孩子们的良好习惯,便在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教育环境中慢慢养成了。

即使毛岸英、毛岸青两个儿子远在苏联,他也会千里寄书,通过书信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足见对下一代在学业上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

新中国成立后,不允许子女们打着他的旗号享受特权。

李讷生病住院,为了避免特殊照顾不许报真名。

李敏结婚,宾客三十多人,饭菜只有三桌。李敏说:这婚礼比普通人家孩子的婚礼还要简单、朴素。

毛岸英回到延安后。被安排到吴家学种地,和乡亲们同吃、同睡、同劳动,直到他牺牲时,很多干部都不知道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壮烈牺牲,年仅28岁。得知噩耗的毛泽东压着悲痛的心情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嘛!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就这样,毛岸英和千万个志愿军烈士一样,长眠在了朝鲜的国土上。

他将个人生活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其所秉持的子女教育观时刻彰显着优秀的品格,这一切的背后,蕴含了毛泽东怎样的苦心。

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们 03-1946年毛泽东和毛岸英在延.jpg

1946年毛泽东和毛岸英在延安枣园

毛泽东与常人一样,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庭,需要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和战友,他一生有过四任妻子。

第一任妻子:罗氏

罗氏生于1889年10月20日,比毛泽东大4岁,因是长女,亦称罗一姑。出嫁时年方十八,身材丰满,容貌秀丽,生性温顺善良。

罗氏祖母毛氏,是毛泽东的祖父毛翼臣的堂姊妹,即毛泽东的姑祖母。毛顺生对这位表侄女甚为喜爱,因此特意向罗家提出结亲的要求。

罗氏明媒正娶到毛家,帮婆婆料理家务,自是一个好帮手。与弟媳相处得很好,也很体贴丈夫,公婆对她非常满意。

为顾及父母亲友的面子,毛泽东默默接受了这桩婚姻。

1910年的大年初二,罗氏因患细菌性痢疾,不幸去世,年仅21岁。毛泽东那年17岁。

1936年,毛泽东曾对斯诺提起:我16岁的时候,父母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子,可是我从来没有和她一起生活过而且后来也一直没有。我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当时也几乎没有想到过她。

毛泽东虽不承认这门婚事,但对罗氏却是记着的。解放后,罗氏胞兄罗石泉写信给毛泽东,要求来京,毛泽东欣然同意。当时许多亲属想去北京,毛泽东都没有答应,但对罗石泉却破例,这或许反映了他的某种歉疚之情。

第二任妻子:杨开慧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11月6日生于长沙县板仓。1920年冬,杨开慧与毛泽东结合。她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与毛泽东结合,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入狱,同时被捕的还有保姆陈玉英和8岁的毛岸英。审讯官提出,杨开慧只要宣布同毛泽东脱离关系即可获得自由。她毅然回答: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城浏阳门外识字岭被害,时年29岁,留下遗言:我死后,不作俗人之举。

1957年,毛泽东在给故人回信时,写下了《蝶恋花·答李淑一》,其中第一句就是:我失骄杨君失柳。章士钊问骄杨当何解,毛泽东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反映出杨开慧在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后来在接见当年保姆陈玉英时,毛泽东详细询问了杨开慧的情况,并沉重地说道: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们 04-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jpg

1924年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

第三任妻子:贺子珍

生于1909年9月28日,原名桂圆,又名自珍,江西永新乡绅贺焕文长女。生性耿直,作战勇敢,是赫赫有名的女红军。

1927年10月相识相知、1928年相恋结合。他们的婚姻生活历经十年之久。这十年,恰恰是最艰苦的十年。毛泽东历经了起起落落,在最艰难的时期,贺子珍始终伴随着他,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共同面对风风雨雨。

1935年长征中,在贵州盘县遭遇敌机轰炸,为了掩护伤病员,浑身受伤17处,生命危在旦夕。为了减轻部队的负担,她要求把她留在当地,并要求不要把她受伤的情况告诉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毛泽东,以免让他担心。

当时正值抢渡赤水河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无法分身去看望贺子珍。得知她负伤后非常焦急和担忧,他在电话中说:不能把贺子珍留在老百姓家里,一是无药可医,二是安全没保证,就是死也要把她抬走。

战事稍歇,便飞马看望贺子珍。只见她的脸色苍白,缠满绷带,她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不能工作,还让人抬着,心里很不安。把我放在老乡家里,等伤养好了,我会找你们的。毛泽东替她拉好被子,劝慰她说,不要想那么多了,会治好的。

时光流转,世事难料,1937年8月诀别远赴莫斯科,并坚持留在了苏联。然而,不幸遭遇却是一桩连一桩,出生不久的幼子因染上急性肺炎夭折。毛泽东得知后,便送娇娇到苏联陪她。

因女儿娇娇重病,贺子珍为护理女儿之事和苏联人争吵,为此受到迫害,被送进了疯人院。

1947年在老战友王稼祥夫妇和罗荣桓夫妇的帮助下,带着岸青、娇娇回到阔别十年的祖国。

贺子珍是一位苦命的母亲。她与毛泽东的婚姻,因为一系列误解,以悲剧告终。

毛泽东忘不了贺子珍,和身边工作人员谈到,说自己有责任,贺子珍也有责任。感情方面的事很无奈,有时候莫名其妙就发生了。

本是桂子飘香,花好月圆,却不曾想,人世间,那么多半天残月,凄情如许。

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们 05-1937年毛主席与贺子珍在延.jpg

1937年毛主席与贺子珍在延安

第四任妻子:江青

江青原名李云鹤,艺名蓝苹,1914年生,山东诸城人。

1928年,江青入济南一戏班学戏,次年春进入山东实验艺术专科学校学习。

1930年,在济南同一黄姓商人之子结婚,几个月后离婚。后到青岛大学图书馆谋了一份工作,认识了俞启威。

1931年,同俞启威结婚,受他的影响,参加了海滨剧社。

1933年,俞启威被捕,两人婚姻关系随之结束。

1934年10月,江青被捕,出狱后跻身话剧和电影界,期间认识了评论家兼编剧唐纳,于1936年和他结婚,最终二人分道扬镳。

1937年7月赴延安,后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照顾生活起居。

江青长得漂亮,会打扮,字写得好,京戏也唱得很好,在当时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环境中很受欢迎。

毛泽东对江青的关注,始于舞台上活跃的身影和京剧新编艺术中萌动着共同革命理想的追求。出身卑微,禀赋甚高,性格刚强,敢想敢干,从诸城、天津、济南、北平、上海一路走来,在恋爱婚姻问题上有着共同的现代观念。

但他们的关系很快就引起极大议论和反对,力谏劝阻这场婚姻,毛泽东怒道:我明天就结婚,谁管得着。

1938年11月20日,经过批准,江青与毛泽东结婚。

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们 06-1939年毛主席和江青在延安.jpg

1939年延安

晚年

晚年的毛泽东身体衰老,疾病缠身,与江青分居,感情淡漠,孩子们也不在身边,而且进出中南海也很不方便,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得到同意方可。

与现在许多空巢老人一样,内心十分孤独、寂寞,他也希望得到家人的关怀,得到子女们的慰藉和温暖,享受天伦之乐。他惦记着儿女们,儿女们也思念着他。

1971年参加陈毅追悼会后病倒。李敏来到中南海,一进家门,就疾步走到毛泽东床前,忍泪轻声呼唤:爸爸,我来看您来了。

毛泽东双眼充满怜爱地望着女儿:娇娃,你为什么不常来看我呢?你以后要常来看我呀!

毛泽东和他的家人们 07-1975年12月31日会见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女儿朱莉.jpg

1975年12月31日晚年毛泽东

如今,毛主席去世几十年了,他在延安时号召: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一辈子就是这样做的。


照片说明

除“1975年12月31日晚年毛泽东”外,本文照片都由41图片老照片修复工作室使用数码技术后期手工修复、上色。修复上色的参考照片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的黑白图片。


文字参考

[1]毛泽东十个儿女的不同境遇,中国军网,2014年8月22日。
[2]毛泽东是怎样教育和要求子女的,人民网,2019年5月5日。
[3]江青:一代伟人的包袱,人民网,2013年12月21日。

(责任编辑:一凡

41图片老照片修复技术服务中心 ( 滇ICP备17000266号 )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459号

Damaged photo repair 老照片修复

返回顶部